【资料图】
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,“倾听儿童”逐渐成为学前领域的高频词。对幼儿来说,倾听意味着尊重,意味着自己的想法被认可、被接纳。对教师来说,“倾听儿童”是走近幼儿的方法,是理解幼儿的起点。倾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然而在实际工作中,却往往出现倾听无法落实、倾听效果不好的现象,究其原因,有几个倾听误区需要教师一一突破。 误区一:倾听就是“竖起耳朵闭上嘴”。随着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开展,“竖起耳朵闭上嘴”得到很多教师的认同。与以前相比,大家都听得更耐心了,教师总能等待儿童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或做法。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,然而仅仅是耐心地听、听完、听清楚,还远远不够。 例如:在“造船”活动中,班级中一名幼儿要用“纸”来造船,一位教师听完后说:“不行,纸放在水里就会很快烂掉,你再想想,用什么造船更合适?”而另一位教师听后说:“你的方法很独特,你可以自己试一试。”这两位教师的不同之处在于,前一位在听完后,断然将自己的经验告诉幼儿,否定了幼儿的想法。而后一位认识到这名幼儿目前还没有“纸会被水泡烂”这样的经验,因此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去探究。果然,幼儿很快发现纸会被泡烂,但他并没有放弃,而是通过不停尝试,发现了不同纸张吸水的程度是不一样的,光面的、有膜的纸张不容易被泡烂,纸箱壳外壁贴上封口胶,是造船的绝好材料。 上面两位教师都做到了“竖起耳朵闭上嘴”,但他们的倾听代表了两种层次,浅层次是做到听幼儿说完,深层次是做到不带成人主观偏见地听。如果将倾听分为三段,那么在开始倾听时,就要克服先入为主的情绪;在听的过程中,要悬置主观判断;在听完幼儿的讲述后,要能与幼儿平等地对话,或者提供鹰架支持幼儿学习。这样的倾听才会更加有效。 误区二:倾听只需要用耳朵。儿童有一百种表达世界的方式,不仅包括语言,也包括图画、符号、动作等。倾听的实质是对幼儿的尊重和理解,因此,倾听不能只有耳朵。 例如,一名幼儿总是趴在窗户上看,教师也学着他的样子去看,发现原来贴满即时贴的窗户破了一个小洞,而透过这个小洞看到的世界的样子,和正常透过玻璃往外看完全不一样。于是教师创设了情境,把贴满即时贴的窗户上镂空出不同的图案,供幼儿观察。 由此可见,倾听需要教师打开感官,不仅用耳朵听,也要睁开眼睛看,用鼻子闻、用舌头品尝,用幼儿懂得的方式与其互动。 误区三:只有“一对一”才是倾听。很多教师认为,只有“一对一”才是倾听。其实不然,倾听的重点是向幼儿传递教师的尊重与珍视。在实际工作中,尤其是在游戏或集体活动场景中,教师不仅需要面向个体,更要面向群体。因而在活动过程中,教师并不一定能做到一对一,但这并不表示教师就没有听到或看到幼儿。倾听可以表现为一个会意的微笑、一次亲切的抚摸,还可以是站在远处对幼儿竖起大拇指。如果说幼儿有一百种语言,那么教师就有一百种聆听方式。 误区四:“一对一倾听”只有排着队才能实现。《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》提出了“一对一倾听”,但在实践中,不少教师却将“一对一倾听”异化为一种统一的行动。比如绘画结束后,教师让幼儿排着队,一个个讲述,教师进行记录。 “一对一倾听”的目的是让每个幼儿被看见,而这种被看见,不一定是在一个特定时间排着队来讲述。倾听是一种积极的和幼儿互动的状态,是一日活动中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事,是自然而非刻板的行为。 误区五:倾听是对儿童表达的“照单全收”。幼儿每天都在表达,这些表达就像一个巨大的素材库。教师对幼儿的倾听,不仅不能“照单全收”,还要尽量避免盲目地听。 一般来说,那些幼儿发自内心表达的,又具有实际意义的声音,是值得教师“一对一倾听”并记录的。例如,幼儿在大暴雨后还要浇水,是因为“昨天下的是昨天的雨,今天浇的是今天的水”;幼儿认为“毛毛虫只是帮我们品尝一下菜好不好吃,我们不用消灭它”…… “倾听儿童”看似简单,但做好却不容易,它需要教师走出实践误区,回归幼儿的发展本身,而不是形式上的跟风和执着。 (作者单位系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)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亚洲机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1 联系邮箱:5 516 538 @qq.com